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研究技能与实践应用,提升科学研究、团队合作、学科交叉以及实践转化等实力,展示心理学魅力与科研创新成果,传播产学研融合的最新理念,从而强化心理学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和回应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的能力。论坛由心理实验设计、现实问题解决、心理学产品设计以及短视频科普四个分论坛组成。
为了调动盐城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我系拟在11月-12月期间组织四个分论坛的推荐选拔赛,让更多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了解心理实验设计、现实问题解决、心理学产品设计和短视频科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专业活动中享受到心理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一、参与对象与名额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所有在籍学生。根据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设置内容和要求开展校内论坛,选拔最佳项目参加全国论坛,校内论坛人数不限。
二、论坛流程
(一)分论坛
1.心理实验设计分论坛:
(1)实验设计需为原创作品,参与者需要提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问题,并利用相关的知识和理论设计具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
(2)参与形式:个人(本科生)。
(3)选拔: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重点考核心理学研究问题表述的准 确性;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亮点与创新性;文本的可读性。提交材料内容需包含立项依据与研究问题、研究设计与方法、数据结果与解释以及研究特色与创新点四项内容与配录音讲解 PPT 的小视频(5分钟以内)。
2. 现实问题解决分论坛:
(1)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创造性的分析现实中的心理学问题,总结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案。
(2)参与形式:2-3 人团队(均为本科生)。
(3)选拔:选择合适的问题,剖析主要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评审重点考核现实 问题表述的准确性;解决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亮点与创新性;作品的表现力。 提交材料内容需包含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的解决方案、特色与创新点等四项内容。鼓励在此文本的基础上,提交多媒体形式的作品 材料(如小视频、配录音讲解的 PPT 等,限时 5 分钟)。
3. 心理学产品设计分论坛:
(1)运用心理学的原理,针对教育辅助、心理健康、心理测评、社区治理等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设计具有创新特点和应用价值的心理学产品。
(2)参与形式:5人以内的团队,鼓励跨学科组队,但负责人需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参赛成员应均为本科生。
(3)选拔:选择合适方向,依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设计相关产品。重点考察产品设计的必要性;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及可推广性;亮点与创新点;计划书的可读性。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作品中参考的中英文文献应表明清晰。 提交材料内容需包含产品需求及潜力分析、产品设计方案、产品特色与亮点、产品推广应用方案等四项内容与配录音讲解 PPT 的小视频(5 分钟以内)。
4. 心理科普短视频分论坛:
(1)本项目聚焦“科普心理学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应用”这一主题拍摄或制作视频,在互联网+时代下向大众传播高质量的心理科普知识,展现心理学的价值和魅力,倡导关注心理和谐建设、提升公众心理科学素养。
(2)参与形式:3人以内的团队,鼓励跨学科组队,但负责人需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参赛成员应均为在读本科生。
(3)选拔:选择合适方向,依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制作科普视频。参赛作品中应有具体事件、具体情节且内容丰富,剧情能充分、深刻地反映角色内在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协调过程,表达流畅,可视性强。重点考察视频内容的科学性:可推广性、可视性;亮点与创新点;文字说明的可读性。参赛者须保证参赛作品为原创首发,且应对作品拥有充分、完整、排他的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二) 实施办法
1. 优胜作品院级展示。
2. 论坛评奖。四个分论坛均设置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3. 网上报名。获得校级最佳作品将提交报名材料参加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
三、注意事项
本次论坛坚持鼓励原创的原则,所有提交作品不得来自已有的教师科研项目或研究工作,违者将取消参与资格。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