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社会实践】体悟篇|苏文静的支教小记
发布时间:2025-09-26  作者:苏文静  编辑:张艺欣  审核:  查看:10

我是盐城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苏文静,“点亮微光,盐青先行”志愿服务团(第三季)中,担任“妙笔生花”课堂的小老师作为一名广西桂林人,这次来参加支教,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我曾从这片大山走出去,见过山外的世界有多辽阔,所以我想走回大山,把这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讲给家乡的孩子们听。”

一、初到:在未知里埋种子

2025年盛夏,着简单的行囊开启了我人生第一次支教之旅。在支教开始前我的心像揣了只小鹿——即将面对的,是一群怎样的孩子?我播撒的“支教种子”,能否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又该如何将“写作”这颗种子悄悄种进他们的心间?

二、相处:让文字开出花来

我首节写作课主题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本想借山外风景带孩子们瞭望辽阔,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我询问大家想去的地方时,大家都默不作声。写作时,有的孩子趴在桌上画圈,有的望着黑板发呆,提起笔,作业本上只有零散标点。

三、惊喜:于成长中见蜕变

转折始于脚下这片土地,孩子们从抵触变为尝试,从上课沉默变成主动追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写作文?”。曾经对写作退避三舍的他们,渐渐追着文字跑。他们的蜕变,是我在这个夏天收获的最动人的惊喜。

他们问我写作课为什么“落笔生花”,我起初答不上来。看到他们写的作文后,我明白了,握着笔在纸上写下的字和句,如同撒下的花种子,用心书写,文字便能在纸上开出“花”。作为支教老师,我知道这不仅是传授写作技巧,更是以文字为舟,载着孩子们驶向更辽阔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借文字看见山外精彩与内心繁花。

四、离别:把牵挂写进时光

在离别之际,那些关于山水的文字孩子们从沉默到雀跃的模样,早已成了我心里最暖的牵挂。这场支教对我来说,不是简单的“付出”,更像一场“回归”。我带他们瞭望远方,让他们知道,即使身在大山,文字和知识也能成为翅膀,帮他们飞向想去的地方。他们教会我的是,脚下的土地,才是最该用心书写的篇章

(审核 贺子君 编辑 张艺欣


 


地址:(通榆校区)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50号

邮编:224002

联系电话:(00)86-515-88233168

电子邮箱:jykxxy-bgs@yc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