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社会实践】体悟篇|屈怡伶的支教小记
发布时间:2025-09-23  作者:屈怡伶  编辑:张艺欣  审核:  查看:10

我是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4级应用心理学专业246班的屈怡伶,在“点亮微光,盐青先行”志愿服务团(第三季)中担任“青少年团辅”的老师。为了响应国家心理健康战略,我带着心理健康与美好品德融合的课程构思,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高尚镇中心小学,开启了为期两周的心理团辅课堂。

让孩子们用颜色描绘不同情绪,并讨论在感到难过、生气时如何诚实表达,而非说谎或迁怒他人,引导他们理解诚实是情绪健康的基础。通过传递东西互相发掘并大声说出同伴的优点,不仅提升自信,更引导孩子们看到每个人独特的价值,体会公平对待他人的重要性,打破偏见。分组合作搭建高塔,过程中强调规则公平、分工明确、共同负责。引导孩子们思考:成功需要每个人的尽责,作弊或推卸责任会导致的倒塌。

选取贴近孩子生活的、关于拾金不昧、公平竞争、承认错误等的小故事,进行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在扮演中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深化对积极行为带来的内心平静与尊重的理解。

此外,我还通过室外团辅活动如越过小山坡”,锻炼孩子们在面对挫折中调节情绪的能力。课后我们通过家访更深入了解了学生们的成长环境和内心世界。原来,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背后,不过是想被理解的小心思。

离开那天,孩子们没说什么“舍不得”。只是有个孩子把他画的“房树人”塞给我,画里的小人没有手拉手,只是并排站着,太阳画得歪歪扭扭。但我知道,有些变化不需要说出口——就像那个涂黑色蜡笔的男孩,后来会主动说“老师,我今天有点难过”就像那个被孤立的小男孩,会在别人笑的时候,悄悄跟着咧开嘴。

回顾这段支教时光,我感觉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支教。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虽然平凡,但却与国家的教育战略紧密相连。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我努力培养学生们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为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核 贺子君 编辑 张艺欣



地址:(通榆校区)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50号

邮编:224002

联系电话:(00)86-515-88233168

电子邮箱:jykxxy-bgs@yc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