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新生攻略・初识篇】当“过来人”遇见“新面孔”:我的四年,你的起点(第一季)——第⑫期
发布时间:2025-09-05  作者:沈佳媛  编辑:费雯烨  审核:  查看:13

为帮助2025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目标,做好学习规划91日晚,教育科学学院邀请到2025届应用心理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张希晨作为“当‘过来人’遇见‘新面孔’:我的四年,你的起点”主题分享会第12期分享者。在考研形势不断严峻的当下,张希晨仍能千帆过尽,不坠青云,脱颖而出,考取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她的大学四年是不断试错,积极进取的修炼过程。让我们循着她成长的足迹,思考其成功的秘诀。

一、夯实基础,沉淀积累

张希晨着重强调大学生涯的前期一定要夯实基础,做到有意义、高效率的学习。在专业课学习方面,她建议要开始构建适合自身的知识体系,做到每日及时复盘和强化。每次接受新知识,都要通过同化、顺应等方式把它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例如,课堂上做好初步的笔记,搭建好大致框架,课后再通过多种渠道,自我检索资源,细化完善课堂笔记,达到深化知识的效果。张希晨还提倡科学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契合自身学习习惯,尽量提高自身能力的下限。面对英语学习,她提出灵活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定期背单词、做阅读、练习听力,打好英语基础,顺利通关英语四六级。

二、坚持不懈、拓展能力

学习是一场持之以恒的持久战,需要每天复盘强化。与此同时,张希晨强调可以开始关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比赛,例如全国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在线实验精英赛、挑战杯等比赛,去拓展自身多样化的能力。她提及在这些专业性的比赛中,我们有机会遇见更多优秀的同学,与其交流,见贤思齐,去进行思想上的激烈碰撞,启发自身,提升自我能力。此外,还需要尽快拿下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证书。

三、理智决策,勇往直前

对于考研的决策,张希晨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她对自身专业有所了解,根据自身情况开始甄选院校。她强调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分布,擅长的研究方向进行理性分析,不盲目跟风,不好高骛远。第二阶段,她对自身及本专业了解透彻后,进行理智决策,目标明确,而后勇往直前,为之奋斗。考研前期,张希晨倡导要控制好自身的节奏,寻求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她强调每周都要制定一份具有科学性的总计划并投入大部分注意力去严格执行。自律即自由,前一天晚上要做到明确细化第二天的任务。此外,做周任务时要给自己留休息空间或者应对特殊情况的的能量。张希晨还对如何阅读目标院校的书籍拥有独到见解:首先要逐字逐句全部过一遍,做到理解性学习,看懂其中的意思,内化于心。

四、有条不紊,自信备考

正式进入备考阶段,张希晨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按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执行,不要受到旁人的影响,忌讳焦虑慌张。她对于考研多轮复习有自己的看法,认为要追求质,而非量,同时要将知识吃透,联结成体系,灵活运用各种图标,制作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框架梳理。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她学以致用,意识到人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但是可以将知识组块化,将大量知识进行压缩深化,不断强化自身的记忆容量,最终能扩大至极限。运用这个秘诀,她做到了背书畅快流利。张希晨还有一个学习小技巧:她习惯背诵后默写,前期以粗框架,做骨架为主,后期再细化框架,添加知识,丰满骨架。如此将知识反复深化理解与记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希晨将自身所有的经验与方法倾囊相授。她以自身的经历为证明,鼓励学弟学妹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她引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努力!唯一的可控因素!以此来强调人定胜天,同时又告知大家:不要限定自己的未来,你的能力超乎自己的想象。梦想不会辜负一个青春的灵魂,过往的汗水与努力终能得到兑现。以愿景为舵,以行动为桨,祝大家学有所成,自信开启大学生活。


地址:(通榆校区)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50号

邮编:224002

联系电话:(00)86-515-88233168

电子邮箱:jykxxy-bgs@yc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