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生看到目标的力量,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脚踏实地的重要性,教育科学学院邀请学前教育专业2025届优秀毕业生陈奇作为“当‘过来人’遇见‘新面孔’:我的四年,你的起点”主题分享会第11期分享者。陈奇用四年的坚持与努力,最终成功考取山东省胶州市幼儿教师编制,在讲台上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新篇章。陈奇的经历,不仅展现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也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关于成长、坚持与梦想的答案。
一、青涩起点:在憧憬与迷茫中启程
在分享开始时,陈奇首先向教科院的新生们表示祝贺,欢迎大家加入这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大家庭。他回忆起自己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情景:面对全新的环境与课程,既充满憧憬,也难免有些迷茫。那时,陈奇一度对学前教育的未来方向感到不确定,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否真正胜任教师岗位。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他逐渐在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中体会到学前教育的价值,也在一次次课堂讨论和教育见习中,看到教师对孩子们的影响与意义。慢慢地,陈奇坚定了目标:要做一名有情怀、有温度的幼儿教师,把耐心与责任带进课堂,把真诚与热爱融入教育。
二、厚积笃行:从专转本到全力以赴
作为一名专转本学生,陈奇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自我认知。他深知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到了大三,他明确了“考编”的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与备考计划。一方面,他紧跟老师的课堂,认真学习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等核心课程,扎实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陈奇利用课余时间研究各地的编制考试范围和要求,为自己量身定制学习安排。大四进入冲刺阶段后,陈奇合理分配时间,注重真题训练与错题总结,把每天的学习落实到细节。长时间的坚持,使他逐渐积累优势,最终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三、砥砺前行:经验凝练成真诚箴言
结合自己的成长与备考经历,陈奇给学弟学妹们提出了几条真诚的建议。他认为,首先要敢于尝试,主动请教,不要害怕在学习中暴露不足;其次要学会平衡,多与班主任和辅导员交流,在学习和生活遇到压力时及时寻求支持;更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因为一时的波折打乱自己的节奏。与此同时,他鼓励大家积极参加专业竞赛,锻炼核心技能;扎根幼儿园实践,积累真实经验;主动向老师请教,获取精准指导。在大三下学期要尽早确定考编还是考研,并据此准备。最后,他提醒大家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不要只盯着一个地方的编制考试,勇于尝试异地考编,同时也可以关注事业单位、国企和优质民企等机会。道路不止一条,关键在于保持行动和坚持。
从初入校园的青涩,到逐步积累的成长,再到成功上岸的喜悦,陈奇用两年时光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逐梦之路。如今,他已经站在学前教育的讲台上,开始新的篇章。愿每一位即将启程的新生,都能在大学四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用努力与坚持书写青春的答卷。